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藏在端午习俗里的中医养生智慧

2025-05-30     本站编辑     本站原创    

-粽香端午 祝福安康-

端午佳节

DRAGON BOAT 

FESTIVAL


五月初五,天地阳气最盛,古人把这一天过成了全民健康保卫战。

五月初五,端午至。此时天地阳气最盛,万物华实,正是中医所谓“阳中之阳”的时节。

端午节又称“卫生节”,人们在这一天扫庭院、挂艾枝、悬菖蒲、饮雄黄酒——这些流传千年的习俗并非简单的节日装饰,而是凝聚着古人应对湿热气候的防疫智慧,其中蕴含的中医养生原理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。


湿热交蒸,端午养生有重点









端午正值暑热渐盛、雨水增多,形成“湿热交蒸”的气候特点。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容易导致人体出现多种不适:

湿邪困脾引发腹胀、食欲不振、腹泻、舌苔厚腻

湿热扰心:导致心烦易怒、失眠多梦

湿热阻滞经络:引发肢体困重、关节酸痛

此时养生的关键在于祛湿清热、健脾护阳、宁心安神



传统习俗里的养生智慧












01

一束艾草,天然驱虫屏障


“五月五,过端午,插艾叶,挂菖蒲。”端午时节,家家户户门楣上飘散着艾叶和菖蒲的独特芳香。

艾草茎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,其特殊气味可驱蚊蝇、虫蚁,净化空气。中医认为艾草属性辛温,能芳香通窍、通畅气血、提升免疫力。鲜艾长势正盛时气味浓烈,驱蚊杀菌效果尤佳。


02

小小香囊,随身健康卫士


“戴个香草袋,不怕五虫害”,佩戴香囊的习俗在商周时期就有记载。香囊内常装艾叶、菖蒲、白芷、苍术、丁香等药材,这些芳香药物含有大量可挥发油,能在人体周围形成一道天然保护屏障。

佩戴香囊不仅可驱虫防病,还能通过呼吸道吸入药香,起到除湿醒脾、提神醒脑的作用。


03

一颗粽子,养生药膳之选



粽子主料糯米在中医里味甘性温,入脾、胃、肺经,适量食用能健脾养胃。包裹粽子的箬叶、荷叶等具有清热、解毒、利尿的功效,能帮助降低粽子的粘腻之性。

健康提示:脾胃虚弱者应少食,糖尿病患者避免甜粽。


端午养生行动指南







饮食调理:祛湿健脾黄金搭配

推荐食材:薏米、赤小豆(利水祛湿);山药、莲子(健脾养胃);山楂、陈皮(理气消食)

经典食疗方:

绿豆薏米粥:绿豆、薏米各30克+粳米50克,清热解暑

荷叶茯苓粥:荷叶10g+茯苓15g+粳米50g,利湿消肿


运动养生:动静结合养阳气

清晨:八段锦、太极拳(升发阳气,疏通经络)

傍晚:快走、跳绳(微汗即可)

小技巧:饭后靠墙站10分钟,促消化防堆积

生活细节:防病于微时


避寒保暖:少吹空调,尤其注意腹部、脚踝保暖


安神养心:睡前揉太冲穴,听舒缓音乐


规律作息:晚11点前入睡,午间小憩15-30分钟




特殊人群健康贴士






• 老年人:饮食清淡、少食多餐,避免过饱。

• 儿童:控制冷饮、零食摄入,勤洗澡防痱子。

• 孕妇:忌食薏米、马齿苋等滑利之品,避免接触浓烈香囊。

• 糖尿病患者:严格控制粽子摄入,餐后适当活动。

• 高血压患者:保持情绪平和,避免高温时段外出。

传统

端午临中夏

端午安康不是一句简单的祝福,而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健康智慧。这个端午,不妨重拾古人的防疫养生之道,让传统智慧守护现代健康。点击预约体质测评,贵阳南明康视中西医结合医院助您定制个性化调养方案,健康度夏!

-END-



在线客服

关闭

客户服务热线

18985599845

在线客服